今年以来,汉中市南郑区着眼“访调援诉”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全力推动资源整合、职能融合、力量聚合,打造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创新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阵地共建,提升治理效能。综治中心按照“1+1+N”模式,将区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警调对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功能一体整合,设置信访问题处置区、公共法律服务区,设立受理服务窗口17个,专设金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特色功能,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让群众“一脚踏进大厅门,一眼认准办事人”。同步推进22个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心规范提升,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等积极性,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资源融汇,发挥聚合效应。坚持共建共享、资源整合,采用常驻与轮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区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区级政法各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6家单位常驻,人社、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等10家重点行业部门派员轮驻,其他相关单位应需随驻,现已入驻干部33人,各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优势,为群众提供来访接待、矛盾调解等服务,实现进一扇门、解百家难。
机制闭环,提高化解质效。聚焦“访、调、援、诉”联动发力,制定“一站式”受理流程导图,实行前台“导诉”、窗口受理,规范信息汇集、分析研判、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等闭环管理流程,建立协调研判、接访下访、督办问责等机制,在实战运行中推动人员融入、工作融合,不断对标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确保中心运转顺畅高效。在日常工作中,中心深度聚焦法治化,有针对性地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对受理的信访事项严格转送交办、引导分流依法办,对工作成效不足的单位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函,推动从被动“堵风险”向主动“查漏洞”转变,不断提升法治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字赋能,优化实战效率。高标准建设运行社会治理智治平台,推动综治视联网区镇村上下贯通、线上运用,推广应用“汉治通”小程序,实时监测治安热点、预警风险隐患,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和排查整治,依靠大数据点亮基层治理“智慧灯”。强化中心干部接访办信及“陕西省信访信息系统”操作业务培训,让在中心的每名干部都能成为接访能手,有效解决了信访干部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还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新兴AI技术deepseek在解纷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助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