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改革大潮涌天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汉中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2024-09-12 09:36
来源: 汉中日报社 访问量:
打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汉中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新时代汉中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出1570项改革举措,争取实施101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集中力量解决高质量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从制约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十多年来,我市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最多跑一次”,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接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行基层政务服务“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改革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十佳优秀案例,“一业一证”集成改革荣获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我市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位列优秀等次。

    实施金融“四个一”综合改革,补齐汉中金融“工具箱”。推进特许经营权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2023年末,全市净增民营市场主体7.44万户,同比增长21.1%,总量达到42.37万户。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汉中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直接融入秦创原总窗口制度,建成秦创原汉中协同创新基地和汉中离岸创新中心,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形成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4.3%。近两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4项,创历史新高。
    着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天汉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探索市场化引才路径,建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岗,建立人才绿卡服务机制,构建起以融入汉中为导向的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产学研精准对接机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等转化方式,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48家。
    问题是改革的呼声。我市对经济发展形势适时进行研判,不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持续深化园区改革,分类制定园区改革方案,加快园区县区合一,推动园区实体化,引入市场机制,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提供制度机制保障。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国资监管1+N政策体系,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深入推进市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市属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等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创新领导干部“三个带头”机制,深化驻外招商机构改革,推广“政府经纪人”、延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成本分摊和利益共享机制。
    找准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农业农村改革从“土地”破题而牵一发动全身,激活了农村“一盘棋”。
    2024年8月8日,汉台区作为全国试点,辖区徐望镇徐家湾村38.19亩集体土地正式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敲响了全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这是我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最新成果。
    新时代以来,我市接续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稳慎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完善,土地资源要素进一步激活。2017年,我市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各项任务。
    宅基地审批管理不断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城固县,探索出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电商物流、仓储加工等多种盘活利用路径。
    我市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近年来,建立“五个农业”发展体系,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下好产业帮扶“五字棋”走稳乡村振兴共富路》经验做法在全国宣传推广,我市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健康扶贫的“汉中模式”、留坝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经验、镇巴“构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平台,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持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县镇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街道创新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会商制”、居民议事代表“票选制”。推行“建议办理事项承诺制+台账制”“代表建议直通车”“网上代表联络站”信息化平台建成试运行。优化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流程,推动各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地落实。增强依法监督实效,持续深化人大预算监督、国有资产监督改革。
    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完善以政协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各类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工作体系。搭建“政协天汉沙龙”协商平台。制定完善协商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与市直有关单位对口联系等制度机制,提升政治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探索新生代企业家支持培育机制,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制度,搭建“6+N”服务新生代企业发展机制,持续做靓“汉商乡贤回归”品牌。持续推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青联、“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改革,汉台区“网格+妇联”工作模式让小组织彰显服务,入选2022年度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优化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全市公安机关案件指定管辖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受立案“两统一”机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健全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健全二级网格、风险台账、群众动员“三个机制”。留坝县深化“四治”融合拓宽乡村治理路径入选全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宁强信访法治化工作试点得到省委肯定。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旅融合呈现美丽风景线

    探索构建“文旅商交体养”融合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轨道交通旅游和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我市荣获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城市。
    健全文化传承与保护体系,实施“中”字型文化研究工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命名,创建非遗特色示范县(镇、街)8个,汉中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拓宽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渠道,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藤编等非遗产业,五种模式推动藤编非遗产业发展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加快非遗转化传承历史文脉做法在《人民日报》、央视宣传报道。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完善“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机制,创新实施“送文化下基层”,新创建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5个,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荣获全省先进。汉中文化形象更加生动,“汉文化”“张骞故里”“朱鹮家园”“世界天坑”“汉中非遗”等文化标识愈发靓丽。
    ……
    十多年来,我市先后推出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革、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等30余项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持续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建立学生午餐午休服务保障机制,规范营养餐管理,全市域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省级评估,宁强“山村入户早教计划”做法在央视宣传报道。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服务向园区、社区延伸,“人社工作进园区”做法在全省推广。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深化创业汉中行动计划和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行动。持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以工代赈工作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等做法在央视报道。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深化,完成镇村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宁强样板”、签约服务“镇巴路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改革探索受到国家卫健委肯定。略阳打通门诊慢病申报直通车经验荣获全国医保经办“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优质服务三等奖。
    加快城市管理服务改革,强化城市停车运营管理,全市1396个“三无”小区实现三类管理全覆盖,全面完成物业服务等级评定,汉台区物业管理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生态城市建设制度体系,确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为汉中“十四五”发展战略定位,深化林(山)长、河(湖)长制,完善“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优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嘉陵江流域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被评为长江流域联防联治典范。2023年度水质改善幅度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两山资源公司并实现全覆盖,搭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资源资产运营开发体系。推行绿色循环工业、汉文化文旅研学等8种转化模式。全省首笔“两山贷”“高标准农田贷”“富民贷”“茶叶兴农贷”落地汉中。留坝县以“两化”为核心促进“两山”高效转化经验入选全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省第1位。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深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机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完善干部选育管用体制,建立“五选三用”干部选用机制,创新实施年轻干部培育“火种计划”,推进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免管理制度改革,党管干部、选贤任能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活力不断迸发。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和市直部门“站在基层看机关”活动,完善县(区)委书记座谈会、镇街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交流会等机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能力提升工作机制,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派驻机构改革,推进巡察机制改革,完善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市委巡察机构与市统计局协作配合机制,不断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监督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完善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深化清廉汉中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探索沉浸体验、教育警醒、思想启发等廉洁文化教育新方式,不断巩固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望来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气如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立潮头、奋发进取、埋头苦干、追赶超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汉中市信访局    汉中网安:61230001 地址:汉中市民主街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8号    网站地图

电话:0916-2213158     传真:0916-2213158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标识码:6107000041